-
各大名校陆续官宣!2025“强基计划”来了,有何新变化? 中国海洋大学几个校区
2025-05-14
-
2025-05-14
-
四年级必看10本课外书有哪些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必看10本课外书
2025-05-14
-
2025-05-14
-
2025-05-14
大学排名更新时间:2025-03-30 08:08:38作者:洋洋关注度:
各大名校陆续官宣!2025“强基计划”来了,有何新变化? 中国海洋大学几个校区
2025-05-14
2025-05-14
四年级必看10本课外书有哪些 强烈推荐小学四年级必看10本课外书
2025-05-14
2025-05-14
2025-05-14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大多为基础学科,近年加入了一些优势学科,例如北理工新增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东北大学新增自动化专业、兰州大学新增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专业、哈工大新增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类)专业等。
为帮助2024年考生及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强基计划,小灯塔在下文对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进行了介绍,并附上了2024强基计划可选专业一览表,供查阅。
强基计划也称作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于2020年开始实施,适合基础学科突出且综合能力较好的优秀考生报考。
在2024年强基计划中,这39所强基计划高校重点在数学、生物、化学、历史、哲学等相关基础专业进行招生,也有部分学校开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航空航天类、工程力学等高精尖领域专业,这些专业都是各自院校的优势和特色专业。
从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来看,大致可分为9类强基专业,具体如下:
1、理学类专业-数学类
比较热门的基础类学科之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为基础学科,信息与计算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属于交叉学科。该类专业在就业方向很广,可以转向理工甚至社会科学任意学科深造,热门方向有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金融数学等。
2、理学类专业-物理学类
主要有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两种,这类专业在就业和深造时都很有优势,可在学校、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科研工作,也可进入企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进行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3、理学类专业-化学类
主要是化学专业,属于基础学科专业。毕业后可进入医药、生物、教育、石油、化工等领域工作,深造方向相对广泛,可选择深入研究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
4、理学类-生物类
主要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专业,毕业生可进入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强基高校中很多学校生物学水平很高、学科实力强劲。
5、文学类专业-汉语言文学
这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毕业后可去到政府部门、基础教育、媒体出版单位、图书馆、文化单位从事文字工作、教师、编辑写作等工作。
6、文学类专业-历史学
历史学虽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它与哲学、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该类专业毕业生毕业进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级党政机关从事教学、研究、管理工作;世界史专业可从事外文翻译、中小学教学和研究、政府部门外事办等工作;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可从事考古勘探、文物鉴定、博物馆管理等工作。
7、文学类专业-哲学类
哲学类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有两种:一种为公务员,可进入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该专业的毕业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具有较大的优势;另一种则是进入文教事业或新闻出版部门,从事研究性、采编类工作。
8、医学类专业-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一般需要继续深造,毕业后可从事教学、行政及医药代表等工作,也可考执业医师转临床,但从事不同的职业薪资差距较大。
9、工学类专业-工科类
强基计划中的工科类专业主要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三种。工程力学主要是在机械制造、材料分析、汽车、船舶、航空工业制造业领域;核工程与核技术就业方向除了传统方向,还集中于近代物理技术和IT密切相关的部门。
2024年全国共有39所强基计划高校进行招生,分别为北大、哈工大、上海交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理工、天津大学等。以下是2024全国39所强基计划学校名单及可选专业一览表,供查阅。
1 | 北京大学 | 理工 | 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基础医学( 八年制) |
文史 | 历史学类考古类哲学类中国汉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 ) | ||
2 | 清华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
文史 | 中国语言文学类( 古文字学方向 )历史学类哲学类 |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文史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古文字学方向 )哲学、历史学类 |
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工程力学飞行器动力工程 |
5 | 北京理工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化学 |
6 | 中国农业大学 | 理工 | 生物科学生物育种科学 |
7 | 北京师范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 |
文史 | 历史学哲学 | ||
8 | 中央民族大学 | 文史 | 历史学哲学 |
9 | 南开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 |
文史 | 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 | ||
10 | 天津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工程力学 |
11 | 大连理工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工程 |
12 | 吉林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 |
文史 | 历史学古文字学 | ||
13 | 中国海洋大学 | 理工 | 生物科学 |
14 | 电子科技大学 | 理工 | 应用物理学 |
15 | 湖南大学 | 理工 | 化学 |
16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理工 | 生物育种科学 |
17 | 东北大学 | 理工 | 自动化 |
18 | 国防科技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 |
19 | 兰州大学 | 理工 | 化学物理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草业科学 ( 草类植物生物育种) |
文史 | 历史学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方向 ) | ||
20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工 | 数学类、物理学类工程与核技术生物技术工程力学 |
文史 | 哲学 | ||
21 | 西安交通大学 | 理工 | 数学类物理学类工程与核技术生物科学工程力学 |
文史 | 哲学 | ||
22 | 重庆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 |
23 | 四川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方向 )哲学 | ||
24 | 华南理工大学 | 理工 | 数学类化学类生物技术 |
25 | 中山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方向 )哲学历史学 | ||
26 | 中南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 |
27 | 华中科技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 |
文史 | 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方向 )哲学 | ||
28 | 武汉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 |
文史 | 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 | ||
29 | 山东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科学 |
文史 | 历史哲学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 | ||
30 | 厦门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能源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测量与技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文史 | 历史学哲学 | ||
3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理工 |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类( 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力学类( 含理论与应用力学)核工程类(含核工程与核技术)化学类、生物科学类( 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32 | 浙江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 |
文史 | 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方向) | ||
32 | 东南大学 | 理工 | 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 |
文史 | 哲学 | ||
33 | 南京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 |
文史 | 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方向 ) | ||
34 | 华东师范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 |
文史 | 哲学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 | ||
35 | 上海交通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医学科学 |
36 | 同济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应用化学生物技术 |
37 | 复旦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 |
文史 | 哲学历史学汉语言文学( 古文字学方向 ) | ||
38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理工 | 工程力学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类)飞行器制造工程(航天机械类)核工程与核技术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 |
39 | 吉林大学 | 理工 |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 |
文史 | 历史学古文字学 |
标签: 强基计划都有哪些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