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答题格式
G1P高三网
收全高中语文答题公式 (1)某句话在文中作用 1.文首 开编点题 渲染气氛(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 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文做铺垫 总领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 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题(记叙) 照应开头(议论,记...G1P高三网
G1P高三网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格式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关心,高考现代文阅读有哪些答题格式的,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G1P高三网
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格式是什么G1P高三网
(一)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G1P高三网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G1P高三网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G1P高三网
三、说明文分类:G1P高三网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G1P高三网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G1P高三网
四、说明顺序:G1P高三网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G1P高三网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G1P高三网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G1P高三网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G1P高三网
说明方法的作用:G1P高三网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G1P高三网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__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G1P高三网
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G1P高三网
作比较:把____和______相互比较,突出强调了____的_____特点.G1P高三网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G1P高三网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G1P高三网
七、人物描写的方法:G1P高三网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G1P高三网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G1P高三网
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G1P高三网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G1P高三网
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G1P高三网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G1P高三网
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G1P高三网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G1P高三网
(二)典型题实战兵法G1P高三网
词曲小知识G1P高三网
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G1P高三网
引号的作用:G1P高三网
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G1P高三网
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G1P高三网
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G1P高三网
4、表强调。G1P高三网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G1P高三网
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G1P高三网
2、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G1P高三网
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G1P高三网
1、句中用了关联词“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表转折关系;用了关联词“不但……而且……”之类,这类关联词表递进关系,两者用意都在于强调后者。G1P高三网
3、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G1P高三网
4、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G1P高三网
5、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G1P高三网
6、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G1P高三网
高考语文答题公式G1P高三网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G1P高三网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G1P高三网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G1P高三网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G1P高三网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G1P高三网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G1P高三网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G1P高三网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G1P高三网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G1P高三网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G1P高三网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G1P高三网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G1P高三网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G1P高三网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G1P高三网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G1P高三网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G1P高三网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G1P高三网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G1P高三网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G1P高三网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G1P高三网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G1P高三网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G1P高三网
不能。因为:G1P高三网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G1P高三网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G1P高三网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G1P高三网
高考语文必备答题模板G1P高三网
(1)某句话在文中作用G1P高三网
1.文首开编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做铺垫总领下文G1P高三网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G1P高三网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G1P高三网
(2)修辞手法的作用G1P高三网
1。。。句子本身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G1P高三网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写出了+对象+特征G1P高三网
2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强调了+对象+特征G1P高三网
(3)设问引起读者思考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G1P高三网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G1P高三网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G1P高三网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G1P高三网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G1P高三网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G1P高三网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G1P高三网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G1P高三网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G1P高三网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G1P高三网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G1P高三网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G1P高三网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
G1P高三网
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模板 感知能力。即对文章阅读后一种基本的感觉、知晓能力。新课程特别重视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感知能力,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从整体上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等等。1、如阅读记人的记叙文,就要看记了什么人的...更多内容,百度(www.baidu.com)一下,你懂的。G1P高三网
标签: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格式 高中语文